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881|回复: 0

    瑜伽理疗的运用解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2-24 14:10: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按:中国传统针灸理论《缪刺论》,西方康复理疗的PNF技术,印度的瑜伽,这些看似是些毫不相干的方法,组合到一起,却相得益彰,互相助益。在今天的分享里,我将为您详细解释这些原理在实际练习中的灵活运用。感谢诸位的关注!】

    常有瑜伽习练者会有肩关节不灵活,双臂背后伸展柔韧度不一致的情况,虽然我们可以通过PNF等一些身体技术解决,但如果思路开放了,万法终归一法。在此仅举一例,若能举一反三,则诚为良也!

    转躯触趾式

    步骤:

      两腿分开约一步距离而坐。

      吸气,双臂平举;呼气时转体,用左手抓紧右脚,转头眼睛看向右手指尖。

      吸气时回正身体,呼气时换边做。

      若左臂背伸困难,可以右手抓左脚尽力,互相对抗用力,同时自由活动左肩臂,并尝试背侧后伸,很快就能体验到肩关节变得灵活了,反复几次,必得所愿。

      这里借取了中医针灸理论的缪刺论的方法,只是稍加变通而已。但如果我们了解PNF操作原理再结合缪刺论就能发现着实把PNF的层面提上了一个更高的境界。这是传承中华祖先智慧的再现,也是中国人应该引以自豪的骄傲。

      练习可以这样简单有趣,只因为身体只有一个,所以不必囿于理论的繁多不同,抓住根本,在实践中升华。我们都会成为身体的主宰者,因为我们是至高无上的灵魂。下面再介绍几个简单易行的理疗方案,供大家在生活中实践体验。

    鸟王式(上肢)

    步骤:

      山式站立,左臂绕住右臂并尽量使双掌相合,拇指朝向面颊方向。

      保持自然呼吸。呼气松开后换另一侧。

      通过充分用力收紧手臂在胸前,挤压向胸,配合胸式深长的呼吸,能感受到胸腔与手臂之间产生的压力,如此适度保持几个呼吸,在呼气时自然活动颈项部,完成后打开手臂向后自然旋绕双肩数次,左右手臂交换位置重复练习,反复交替做几次,基本就可以减轻缓解落枕、肩背痛、颈椎病等导致的一些问题。

    仰卧上伸腿

    步骤:

      仰卧山式。

      吸气,屈膝屈髋抬腿,向上伸直双腿,与地面呈垂直;呼气时屈膝伸髋,双脚放落,伸直双腿放松。

      始终保持双膝微屈并向上推动的力,这样会体验到腰背被推向地面。适度保持几个呼吸,感觉累了,就放下。然后,保持屈膝,双脚与肩同宽,脚掌平行内扣踩地,均匀着力,推动骨盆自然转动,使腰背部充分抵靠地面,同样适度保持几个呼吸。反复交替做几组,可以充分缓解腰臀等部位的一些疼痛,以及脊椎小关节功能紊乱的问题。

    仰卧束角式

    步骤:

      吸气,收回双腿;呼气,双脚合十将双腿平放于地面,脚跟尽量靠近会阴。

      双手掌心向下放于身侧。身体放松。

      吸气并腿,呼气躺平。

      仰卧双脚合十相抵,脚跟靠近会阴,这时双脚要均匀地互推用力,最好能使力量推动至趾端,同时脚外侧推向地面,帮助骨盆转动,使腰背部压向地面。保持均匀适中的用力,并逐渐增强,感到整条腿部从脚趾到大腿根部、臀部的紧张,适度保持几次深长的呼吸,完成后渐渐放松,适当自由活动肩胛、双腿、腰、臀部,然后继续重复这个练习几组。通过加强并平衡双腿的力量,调整骨盆到正常位置,并以此逐步恢复脊柱椎体间,尤其是腰骶部存在的小关节紊乱。

    山式行走

    步骤:

      双脚并拢平行内扣,臂部收紧,腹部内收,含胸拔背,双肩展开,肩胛收拢、沉肩,下颌微收,虚领顶劲,目视前方。

      以山式的稳定姿态,缓步行走。

      在站立时我们强调双脚均匀的支撑,但在行走中往往忽略了双脚正确的位置。譬如八字脚一类着力不均等问题,通过查看鞋底的磨损就可以知道。这样的习惯依然会导致双脚受力的不均,从而向上影响到我们骨盆的位置,继而影响了脊柱,最终影响到最顶端的中枢核心——头部。反过来,大脑中枢通过调整以便适应当前的这种情况,时间久了就成为一种不良的加强模式,久而久之问题便日益凸显。

      所以,仅仅是在站立时保持正确的位置,依然不能解决根本的问题,因为不良的动态习惯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在行走时便是其中之一。行走时,将脚摆正指向正前方,并体会脚底受力由后至前均匀着力并产生的推动力,渐渐养成良好的习惯,自然不会形成八字脚。可以通过定期查看鞋底磨损的程度而测知自己脚部着力的变化。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双脚是人体最底层的部位,却能影响到最高层的变化。见微知著,唤醒最顶层的觉知意识,我们就会逐渐摆脱一切不良的习惯,培养出正确的觉知。(2015.4文)

    【文中专用名词简介】:

    PNF:PNF法一般译为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疗法,在康复方面的文献也译为促通疗法。PNF法是20世纪40年代由美国内科医生和神经生理学家Hermankabat医生发明的,是以人体发育学和神经生理学原理为基础和一种多方面的运动治疗方法。

    缪(miù)刺:刺法名。缪为交叉之意。《素问·缪刺论》:“缪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指人体一侧络脉有病而针刺对侧络脉的方法。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96653489347887623/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