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踝针是从腕部和踝部取相应的点进行皮下针刺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疗法,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神经内科张心曙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结合传统针刺与现代神经学理论发明而来,因只在四肢的腕踝部行皮下浅刺以治病而定名[1]。该方法特点在于在腕部和踝部的相应点用毫针沿皮下浅刺,除针尖刺过皮肤时可有轻微刺痛外,不要求出现酸、麻、胀、痛、重等感觉。
腕踝针疗法自问世以来,主要应用于疼痛控制领域,对于骨关节病、癌性疼痛等各类疼痛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并逐渐推广至中风后遗症功能恢复等领域。本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疗效迅速、副反应少等特点,已经在全国多所医院临床应用。在市一医院肾内科血透中心疗效显著,深受肾友们和其他社会群众的青睐,特别是在老年患者身上,缓解了许多西医医学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
患者卢姨,今年73岁,2020年10月因“慢性肾脏病5期、肾性贫血、肾性高血压”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至今已透析近一年余。半年前开始脚酸麻痹疼痛、乏力、虚汗多、失眠,近半个月来脚酸麻痹疼痛加重至步行困难,睡觉虚汗增多,失眠加重,胃纳下降,每次透析需要家属轮椅接送,寻求西医治疗多次无明显疗效。导致患者焦虑,甚至产生轻生念想,在透析过程中多次向护士诉苦。
在查房过程中,黄雪芳护士长建议她用中医腕踝针+耳穴压豆治疗试一试,卢姨本着什么都试一下的心态,欣然接受。在进行第一次中医腕踝针埋针与耳穴压豆治疗24小时后,卢姨自诉脚酸麻痹疼痛症状明显减轻,睡觉虚汗减少,精神恢复不少。紧接着在第二次治疗后,卢姨下肢已能恢复至半年前较好状态,能够独立步行前来透析治疗。治疗效果大大令卢姨惊讶与感谢。在后来治疗中,卢姨状态一天比一天好。
卢姨为表示感谢之心,2021年8月24日特意定制一面锦旗“高尚医德为患者,精湛医术保健康”送给黄雪芳护士长和肾内科全体医务人员。
黄雪芳护士长师承李氏砭法创始人李道政老师、耳穴正宗传承人李青山老师,并曾在广东省中医院学习。在血液净化中心率先开展刮痧、耳穴、腕踝针、艾灸等中医适宜技术、适宜疗法,为血透病人解决疼痛、瘙痒等相关并发症,提高病人生存质量,并在医院推广。
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护理部张莉主任、向霞主任领导下,黄护长和血透室团队一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为病人服务,解决病人病痛,其中,黄护长还曾经过层层考核,成为我院第一批中医开诊护士。每周五上午在肾病中心开设中医护理门诊,竭诚为各位患者服务。
来源:血液净化中心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7018375234466251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