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灸疗
›
“久病必瘀”怎么办?用艾灸啊,科学证据都出来了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995
|
回复:
1
“久病必瘀”怎么办?用艾灸啊,科学证据都出来了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2-3 07:35: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如果你能照顾好自己的身体,那你就能照顾好生活中80%的事。
文章分享者简介:韩瑞丹,全国高级康复理疗师,艾灸师
中医学的“血瘀证”多指血液流通不畅,停滞瘀结,或血离经脉,或血液本身污秽不洁及久病人络等一系列复杂的临床证候。
“瘀”,《说文》云:“积血也。”《急救篇》颜注:“
瘀,积血之病也
。”《段氏说文解字》注:“血积于中之病也。”《金匮要略》中首次将“瘀血”作为一种单独病证进行辨治。《血证论》中提出:“
其离经而未吐出者,是为瘀血
。”
在历代文献中,隋代巢元方将
“血瘀”高度概括为“血行失度”是比较准确的。
《诸病源候论·落床损瘀候》云:“血之在身,随气而行,常无停积。若因堕落损伤,即血行失度,随伤损之处即停积,若流入腹内,亦积聚不散,皆成瘀血。”
所谓“血行失度”即血液运行失去正常的“度”。具体而言,包括
血行迟缓涩滞、死血壅塞血脉、血脉闭阻不通、血液离经停积
等四种状态。
瘀血是指凝结不行之血,是血瘀的病理产物。而血瘀是产生瘀血的病因,瘀血既成之后,又必然影响血液的正常运行,从而可导致和加重血瘀的病理状态,两者又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系。
总之,中医学认为血瘀是由于“血行失度”引起的“积血”“蓄血”之症。
中医认为,
“久病必瘀”、“百病皆瘀”
。
凡血虚、热毒、寒凝、气滞等都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血瘀”
。血瘀证是中风、痹证、肿瘤等许多疾病的病理基础。既往活血化瘀几乎都集中在中医中药的研究领域,针灸活血化瘀的实验研究报道不多。
艾灸辛温通络、行气活血,有活血化瘀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
某课题组应用寒凝血瘀证大鼠模型,观察艾灸大鼠“肾俞”穴
对血液流变、氧自由基、血管内皮分泌功能、细胞因子和中枢神经递质含量等方面的影响,探讨艾灸活血化瘀作用的机制。
【施灸方法】
小艾条距穴2厘米处悬灸。采用温灸法,每日灸1次,每次15分钟,连灸7日。
【结果观察】
1、艾灸有活血化瘀作用
寒凝血瘀造模大鼠因持续受风寒湿邪侵袭,一般先有恶风寒、打喷嚏、流涕、发热与饮水增多等风寒表证出现。在持续低温受冻2~3周后,造模大鼠出现畏寒喜暖食少便稀、踡缩少动、弓背毛松;口唇、鼻、耳处呈紫色等寒凝血瘀证症状。
艾灸“肾俞”治疗了1星期后,上述症状明显好转。与对照组相比,大鼠活动、摄食增多,体重增加,便干,毛色光亮,口唇、鼻耳色紫转红等。
艾叶性温、辛、苦。温可祛寒,辛可利窍,苦可疏通。研究观察表明,灸疗能提高大鼠的抗风寒能力,能减轻或改善大鼠一般寒凝血瘀症状,使循环状况好转,起到了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消肿散瘀、扶正生新的活血化瘀作用。
2、灸疗能改善血瘀证的血液流变性
血瘀证的形成与血液系统,特别是血小板、纤溶、抗凝血酶系统密切相关。血瘀时,血液黏度增大,流动性变差,表现为浓、黏、凝、聚状态。血液有效灌注量少,影响了气血的运行。
实验观察到灸疗能降低寒凝血瘀证大鼠的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促进局部和全身的气血运行,改善血液流变性,疏经通络、行气活血,纠正血瘀引起的缺血缺氧和内分泌素乱,因面改善了血液循环和微循环障碍,起到对血液流变异常的治疗作用,维持组织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
3、艾灸能纠正血瘀时自由基代谢的素乱
血瘀可引起体内自由基增多及清除力的下降,造成其代谢的素乱。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体内自由基的堆积,会损伤组织细胞,导致各种病理变化。自由基的攻击和脂质过氧化反应可引起红细胞、血小板凝集及血液流变性及微循环的障碍。
此项实验和既往的研究都观察到,艾灸“肾俞”穴能减轻或阻断血瘀时氧自由基的过量产生与释放,提高SOD活性(SOD是体内重要的氧自由基清除剂),改善血瘀时氧自由基代谢的紊乱。
4、艾灸能调节血瘀证内皮素ET、NO的失衡和血管的舒缩功能活动
ET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NO则有扩血管效应,ET、NO比例失调是血瘀证的病理基础。
实验结果表明:寒凝血瘀使ET升高,NO降低,导致血管收缩、血液瘀滞,可引起血细胞聚集。
艾灸能降低血浆中ET的含量,提高NO水平,因而降低其血管的紧张度,减轻缺血缺氧状态,改善血管内皮细胞的分泌功能及ET、NO的失衡,因而有利于血管舒缩活动的调节,促进血液流变性的好转,减轻血瘀证的严重度,促进其恢复,起到了温经通络活血化瘀、平衡阴阳的作用。
5、艾灸能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增强或调节免疫功能
实验结果发现,灸治可以抑制TNF、IL-1等炎症介质的产生与释放,起到抗炎抑炎的作用。同时,灸疗又能恢复和促进大鼠脾淋巴细胞活性,提高胸腺指数,诱生内源性Ⅱl-2,有免疫增强与调整的作用。
6、艾灸调整血瘀证中枢神经递质,稳定机体内环境
NE、DA是中枢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当寒凝应激时,NE、DA的大量释放会造成毛细血管收缩、痉挛,使微循环障碍加剧。
而灸疗能降低NE、DA的含量,改善血瘀时NE、DA引起的毛细血管痉挛、血小板聚集、微循环障碍。
【总结】
实验证实艾灸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不仅对寒凝血瘀有效果,对气虚、热毒、血虚血瘀等也都有改善作用或独到的疗效。
⊙特别申明:
版权声明:本文部分内容和图片来源网络,本平台重在交流分享,非商用,若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提醒:本平台分享出来的方剂、配穴建议、养生方案等仅供同道参考和交流,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建议患者就医辩证诊治,网络推断不会太精确。
阅读是一种智慧、分享是一种美德、点赞是一种动力。精彩给您的朋友,帮助并影响更多的朋友,让更多朋友受益!阅后请朋友们关注我的文章,希望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艾灸师丹丹老师为大家分享人体四大养生要穴,长期温灸之,能达到强身健体、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的作用。这四大养生穴位是:关元穴、中脘穴、足三里穴、命门穴。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78886201968977562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六针
荆六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0-2-3 07:36:1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