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956|回复: 0

    [第九章 疾病防治原则] 【56论 】 治未病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6 14: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九章 疾病防治原则
           疾病防治原则,包括疾病预防和治疗原则二部分。历代医家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的丰富理论,对中华民族的防病治病、繁衍生息做出了重大贡献,对现代社会的医疗保健事业仍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疾病防治的指导思想,包括治未病、治病求本等基本内容。治未病强调防重于治,是预防疾病发生、控制疾病传变的指导思想;治病求本是疾病发生后治疗疾病的指导思想。疾病防治的指导思想,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相互为用,贯穿于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

         疾病治疗原则,又称治则。《素问·移精变气论》谓之“治之大则”,明·李中梓《内经知要》有“治则”一节,始有“治则”之名。治则是治疗疾病的总则,以整体观和辨证观为指导思想,是指导临床立法、处方、用药的准则。治法是治则在临床实践中的具体体现,对疾病的针对性强,不具备普遍的原则性,具有明确的针对性。
    56论 治未病论
         【理论内涵】
          “治未病”,即防患于未然,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三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即在疾病未发生之前,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体现了《黄帝内经》未雨绸缪、养生防病的思想。既病防变,即当其欲病之时,强调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将疾病消灭于萌芽状态;当疾病已成,应掌控病机,阻截传变,防止疾病传变和恶化。愈后防复,即在疾病将愈或愈后,重视综合调理,扶正健体,防止疾病复发。因此,“治未病”的核心就是一个“防”字,充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

         【学术源流】
          “治未病”思想的萌芽,散见于《管子》《淮南子》《孙子兵法》《易经》。中医学相关论述,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并有多篇关于“治未病”之论述,如“善治者治皮毛”“上工,刺其未生者也”“病虽未发见赤者刺之”“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等丰富记载,为“治未病”的概念、基本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治未病”理论,不仅告诫人们要“养慎”,不令邪气侵犯人体,还用以分析疾病的转变规律和治疗,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先实脾气,四季脾旺不受邪”等著名观点。

           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说:“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将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将疾病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种状态,非常重视治未病。

           元·朱丹溪《丹溪心法》撰“不治已病治未病”一节,专门论述治未病的概念和优越性。明清时期,“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更为鼎盛,如明·张介宾认为“治未病”的关键之一是“谨于微”,即要谨慎地对待不利于健康的微小变化和征兆,及时地将疾病消除于萌芽状态。温病学派的代表医家叶天士、吴鞠通等将“治未病”思想发挥备至,在对温热病的传变规律的探讨及临床治疗过程中,提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要主动采用逐客邪、存津液、保阴精、护阳气的治法,以阻止温邪深入,控制病势发展,体现了治末病的思想。

         【基本原理】
         1.未病养生,防病于先 根据中医学的发病原理,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邪气是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因此,未病先防必须从提高正气抗邪能力和防止病邪侵害两方面入手。如《素问遗篇·刺法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调养身体,提高正气抗邪能力,是预防疾病的关键。但是,防止病邪的侵害也是阻止疾病发生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邪气亦可发挥主导作用。未病先防的原则和措施有:顺应天时,调和阴阳;积精全神,保养精气;饮食起居有常,劳逸适度;形体运动,气功导引;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等。

         2.防微杜渐,欲病而治 任何疾病都是由浅至深、由轻至重地发展,因此,在疾病初发、病位尚浅时,抓紧时机积极治疗,以免病情深入,贻误病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上工救其萌芽。”就是说疾病虽未发生,但已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即孙思邈所谓“欲病”,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发生。《素问·刺热篇》说:“肝热病者,左颊先赤;心热病者,颜先赤;脾热病者,鼻先赤;肺热病者,右颊先赤;肾热病者,颐先赤。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也是在强调病虽未发生、但将要发生之时,采取措施治其先兆。因此,防微杜渐,欲病而治也是治未病的一个重要原则。临床实践表明,一些疾病如中风之类的病证,多数有先兆症状,若能及时发现,采取果断措施,就可避免许多危重症的发生。还有癫痫等一些发作性疾病,当出现先兆症状时,可采取措施,阻止疾病的发作。因此,防微杜渐,欲病而治,在中医临床实践过程中,对于许多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3.既病防变,未传而治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外感之邪侵犯人体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的传变规律,如不及时治疗,病邪必然会步步深入,病情也越来越重笃和复杂,造成治疗上的困难,恢复健康也就不易。因此,既病之后,要防止传变,这是防治疾病的重要原则。

           由于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脏有病,可以影响其他脏腑,所以治疗时注意脏腑之间的传变。如《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在治疗肝病的同时,常配以调理脾胃的药物,使脾气旺盛而不受邪,确可收到良效。又如温热病伤及胃阴时,其病变发展趋势将耗肾阴,清代医家叶天士据此传变规律提出了“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的防治原则,主张在甘寒以养胃阴的方药中,加入咸寒滋养肾阴的药物,以防止肾阴的耗损。

         4.愈后调摄,防其复发 疾病初愈,患者体质仍较虚弱,此时如不注意适当的调护和休养,可导致疾病复发,病情加重,缠绵难愈;故病后防复决定着疾病能否得到完全缓解或康复,只有做好病后防复,才能避免疾病的复发和后遗症的形成。历代医家十分重视病后调摄,以防复发。如《伤寒论·辨阴阳易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大病接后劳复者,积实栀子玻汤主之。”“大病烧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奶泽泻散主之。”“大病接后,喜睡,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痿,病愈之意。张种景分析了伤寒初愈后劳复、食复的机理及预防措施。《诸病源候论·时气病诸候》亦说:“夫病新搓者,脾胃尚虚,谷气未复,若即食肥甘、鱼脍、饼饵、枣、栗之属,则未能消化,停积在于肠胃,使胀满结实,因更发热,复为病者,名曰食复也。”疾病复发主要包括复感新邪、食复、劳复、药复等。食复的形成原因为脾胃尚虚,谷气未复,消化力弱,如饮食不节,停积肠胃,化热病复。

          【临床意义】
            “治未病”主要的服务群体包括六大类:1身体健康、无异常指征、需保持最佳状态者;②体质有偏颇、有疾病易患倾向者;3自觉症状明显、但理化指标无异常者;4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⑤慢性疾病稳定期需延缓发展、预防并发症者;⑥病已痊愈,但需预防复发者,或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进一步调养康复者。

           “治未病”主要方法分为三类,即自然调理、药物调理、传统疗法。

          (1)自然调理 1自然康复疗法。主要是利用自然景物、环境因素等作用于身心,使机体伤病或功能障碍得以恢复。2运动调理法。如春秋战国时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汉代名医华佗创的“五禽戏”,以及现在普及的八段锦、太极拳、气功等。③饮食调理法:合理饮食是“治未病”的重要内容,任何饮食物都有一定的性味、归经,从而决定了这些饮食物的功效特点,即所谓“食之入口,等于药之治病,同为一理”。因此,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有目的地选择食物,或采用特殊的加工方法,可补偏救弊、协调阴阳,促进病残的康复,如糖尿病、肥胖病等饮食疗法等。④情志调理法。情志愉悦,乐观开朗,对疾病康复具有积极作用。

           (2)药物调理 应用中草药预防疾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用贯众、板蓝根或大青叶预防流感;用茵陈、栀子预防肝炎;用马齿范预防痢疾;用生黄花、白术、防风、板蓝根、大青叶预防SARS病毒传播;栀子总皂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和保肝、护肝作用等。另外,内服膏方具有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的综合作用,即有防患于未然之效,广泛用于内、外、妇、儿等疾患及体虚之人。

            (3)传统疗法 1针灸疗法。是一种成熟的传统疗法,痛苦轻、见效快、安全可靠,故患者依从性好。2推拿疗法。传统的推拿疗法以藏象经络理论为基础,随着中医学不断吸收、融汇现代医学理论,利用神经生理学和解剖学的原理,创造出许多新的手法,使传统推拿疗法焕发新的活力,广泛应用于疾病康复和治疗。3气功疗法。主要是患者通过自身的锻炼,调节体内的生理机能,对于某些慢性病患者的康复,具有一定的疗效。

           “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是中医学的一种独特的治疗方法。《黄帝内经》指出人有“能夏不能冬”“能冬不能夏”的不同。针对这两类阴阳各有其偏的特殊体质,“冬病夏治”适用于素体阳虚,病情冬重夏轻的慢性疾病患者,“夏病冬治”适用于素体阴虚,病情夏重冬轻的慢性疾病患者。其方法很多,有针刺、艾灸、理疗、按摩、穴位贴敷,以及内服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如中药穴位贴敷疗法,古称“贴脊疗法”,是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理论为基础,选用具有温通经络、温肺化痰、散寒去湿、通行气血、补益阳气等作用的白芥子、元胡、甘遂、细辛等中药研成细末,取计调成再状,根据病情选取不同的穴位,使药物沿俞穴、经络、服确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增强人体抵抗力。临床上贴散天突、腰中、肺俞等穴位治疗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贴数中院、足三里等六位治疗胃痛,贴数烦车、风池等穴治疗面瘫等均获满意疗效。

          【现代研究】

           1.“治未病”与未综太 大方林组 “上虚太”句括健康未病态、潜病未病态、前病未病态、传变未病态4种形态。通常所说的“未病”状态,主要为前3种,包括亚健康状态、疾病的隐匿未发状态、某些人群对某些疾病的易感状态以及中医所谓的“伏邪”蕴积体内的未病状态,这些未病态都是由健康向疾病转化过程中的过渡阶段。

          2.“治未病”与循证医学 “治未病”体现了中医的循证医学思想。在辨证论治的过程中,能够摒弃主观的、魔断的思维方式,严密审查病情、精确辨证,始终坚持,“以患者为研究对象,追踪证据、严格评价证据、综合证据,将证据应用于临床实践”,就能够准确地把握病机,实现“治未病”的理想境界。

        3.“治未病”与慢病风险评估模型 “治未病”对建立慢病风险评估模型具有指导作用。根据“天人相应”的原则,认为疾病是在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如果在“治末病”理论的指导下,在慢性疾病高危人群出现病理性改变之前,建立适当的慢性疾病风险评估模型,对这部分人群进行早期监测、早期干预、早期治疗,可以阻断慢性疾病高危人群从功能性改变发展成为病理性改变的进程,降低很多慢性疾病的发生率。这种把传统医学的病因、病机与现代医学中疾病的危险因素结合起来,拓宽疾病风险评估模型的研究领域。

         4.“治未病”与“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 ”针刺“治未病”的机制与应激学密切相关。有学者提出“针灸良性预应激假说”,认为针刺作用于人体,本质上讲是一种刺激,若予针刺以强度、时间等变量控制,便可使人产生良性应激,这时的机体就会对各种应激原的刺激(包括各种致病因素以及针刺刺激本身等)产生非特异性适应和耐受,并启动内源性保护体系,增加机体抵抗能力,预防疾病发生或阻止其进一步恶化。其作用机理可能是应激因素可诱生细胞产生热休克蛋白(HSP),并在应激状态下发挥分子伴侣作用,使蛋白质肽链重新折叠,产生抗聚集作用,并有着恢复蛋白质原来构象,恢复变性蛋白活性,以及增加细胞自稳和免疫协同的作用。同时,应激还会启动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多种细胞、组织、器官以及系统共同参与影响下,达到“治未病”效应。

          5.针灸“治未病”与免疫功能调节 针灸“治未病”,可双向调节免疫功能,对免疫系统疾病的治疗发挥重要的临床作用。针灸作用机制研究已经逐渐从系统水平、器官水平、细胞水平深入到分子水平。现有的研究证明,针刺预处理对基因表达谱的影响和热休克蛋白、递质、受体、转录调控类基因等有关;亦有学者发现针刺对一些体液因子,如一氧化氮、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的数量和活性改变均可以调节机体内环境的紊乱。因此,在分子水平对蛋白质与核酸的研究,将是针灸对免疫作用机理研究的新领域。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