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灸疗
›
养生治病,懂得借力顺势才有显著效果(附:三伏灸原理) ...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1142
|
回复:
3
养生治病,懂得借力顺势才有显著效果(附:三伏灸原理)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7-31 08: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本 期 导 读
《红楼梦》有诗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慢而低效地治病和养生,也许是高估了人为、技术的力量,而忽略了顺势而为。
顺势思维是指在看待、处理问题的时候,重视顺应自然、借助自然与事物发展趋势的思维方法。
顺势思维在中医,主要用在治疗跟养生上。
用药的借势:六经病欲解时
《黄帝内经》指出:
「顺天之时,而病可与期。顺者为工,逆者为粗。」
这里的工,指的是良医;粗,指的是庸医。
我们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会有一个「六经病欲解时」。什么叫六经病欲解时呢?就是
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都有一个最容易减轻、用药最佳的时候。
比如太阳病。假如没学过中医的人,听起来会觉得陌生,我们简单来说,太阳病类似于风寒感冒。
太阳病欲解时是什么时候?《伤寒论》说:「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也就是说,太阳病最容易好转或者最佳用药的时间,是从巳时到未时,也就是说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之间。
这正是中午前后,此时人体的阳气敷布到体表,已经对抗了风寒在表的一部分。而且人体的毛孔腠理是比较疏松的,用发散风寒的药物,最容易把体表的寒邪驱赶到外面去。
其他的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病欲解时,由于专业性太强,这里我就不做展开,只是让大家体会一下,
《伤寒论》也好,整个中医也好,用药都会讲究一个「借势」
。
借势,经常是借时间之势。
就如金元四大家的李东垣所说:「凡治病服药,必知时禁……夫时禁者,必本四时升降之理,汗下吐利之宜。」
针灸的借势:十二经旺衰时
用药是这样操作,针灸可不可以这样操作呢?可以的。
我们可以借十二经循行的旺衰之时。
很多中医粉都知道,十二经循行有自己的旺衰时间。
比如辰时,也就是早上七到九点,是胃经经气旺的时候。如果是胃有实证,
比如胃火,那么就应该在这个当旺的时候用针,给它用泻法。
但如果是虚证,就应该在它最虚的时候给它用补法。那什么时候是它最虚的时候呢?就是等着它的经气旺完了,往下一条经流注的时候。
比如胃气虚,辰时之后就是巳时,这个时候胃经的经气流注给脾经,是胃经最虚的时候,所以
胃气虚,就应该在9点到11点给他扎针,用补法。
这属于针灸子午流注之中的「纳子法」。
三伏灸,借夏秋之势治冬病
现在越来越火的三伏天天灸,它的日子是怎么定的?
我们都知道,
天灸就是用来「冬病夏治」的
。
什么叫冬病呢?就是冬天容易加重的病,也就是阳虚的病变。
我们前面讲过,阳虚则寒,阳虚的病变就是虚寒。所以,应该说所有的虚寒证都是天灸的适应症。
天灸并不局限在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这两个病,只是这两个病,确实是冬天加重的几率比较高。
三伏天天灸一般都定在每年的大暑前到立秋后这段时间。为什么选择这段时间?
首先,大暑前后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你不是虚寒证吗?虚寒证我就选择在最热时段。
这个时段天气最热,人体阳热也最多,天灸配的药物也是热,等于我是
用三个热——天气,人体,药物,来对付疾病的一个寒,最容易起效果。
按现在的话来说,最符合经济学原则。
可能细心地听众朋友会有疑问:为什么选择大暑前到立秋后,而不是选择小暑前到大暑后?按道理,这个时段才是最热的。
我们看看24节令图,注意图的外围,有「升浮沉降」几个字。
大暑前到立秋后这段时间,不单是热,而且天地之气开始下降,人体之气也跟着收降。那就意味着,
这个时候天灸进去的热,可以收降在人体,储存起来。
储存起来干吗?留到冬天才发挥作用。
强者善于主动造势
刚才我们讲的是顺势、借势。其实,我们还可以自己培养、营造一个势。
比如癌症病人,体内有癌肿。
就癌症本身,中医应该是用活血化瘀、化痰散结、攻坚破利的药物。
但癌症本来是个消耗性疾病,人体的正气多半是虚的。
这个时候多半是虚不受攻,更不用说,不少病人还是接受了西医的放疗、化疗后,这就更虚了。
所以,中医治疗经常要判断病人经不经受得住「攻」。
假如经受不住,那么就要先扶助他的正气,要让正气相对充裕了,再做下一步的攻坚破利。
此时扶助他的正气,就是培养、营造一个让他能耐受攻的势。
孙膑讲过:
「善战者,因其势而利导之。」
《孟子·公孙丑上》说:「虽有智慧,不如乘势。」
学会顺势、乘势,才算是一个有智慧的人。
来源:正安聚友会
原文地址:https://m.toutiao.com/i6990550886472892940/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荆九针
荆九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7-31 08: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荆八针
荆八针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7-31 08: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JDL
JDL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21-7-31 08:01:47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发了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