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开启辅助访问
切换到宽版
用户名
Email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立即注册
快捷导航
门户
Portal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广播
Follow
群组
Group
动态
Space
淘帖
Collection
日志
Blog
相册
Album
分享
Share
记录
Doing
排行榜
Ranklist
搜索
搜索
热搜:
埋针
埋线
减肥
美容
本版
文章
帖子
群组
用户
针灸界
»
论坛
›
百家论经
›
理疗
›
健康理疗之刮痧疗法(一)
图文热点
返回列表
查看:
944
|
回复:
0
健康理疗之刮痧疗法(一)
[复制链接]
大荆
大荆
当前离线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2018-4-25 09:03:42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高血压的刮痧疗法
高血压病又称原发性高血压,以持续性动脉血压增高为主要表现,尤其是舒张压持续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
大多数高血压病病人在血压升高的早期仅有轻微的自觉症状。比较常见的有头痛、头晕、失眠、耳鸣、烦躁、工作和学习时精力不易集中、易疲劳、记忆力减退等。而且这些症状还会在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或劳累后发作或加重,如果不测血压,很容易造成误诊,故应引起重视。中晚期高血压病病人已经出现并发症时,症状会越来越明显,可以出现手指、足趾、四肢肢体麻木和(或)僵硬,走路时下肢疼痛,或出现肌肉酸痛紧张感等;当心脏受累时,会出现心慌、气促、胸闷、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当肾脏受累时,则可出现夜间尿频、多尿、尿液清淡等症状;如果有严重的并发症如脑溢血时,则会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大小便失禁,甚至昏迷不醒等症状;如果出现脑血栓并发症时,会出现肢体逐渐活动不便、麻木甚至麻痹瘫痪等。
一、刮痧治疗
(一)症状
若成人收缩压≥18.7kPa(140mmHg),舒张压≥12kPa(90mmHg),排除继发性高血压,并伴有头痛、头晕、耳鸣、健忘、失眠、心悸等症状即可确诊,晚期可导致心、肾、脑等器官病变。
(二)治法
(1)选穴 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背部膀胱经、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2)定位 风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与风府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问的凹陷处。
肩井:在肩上,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3)刮拭顺序 先刮风池、头后部、肩井及肩部,再刮背部膀胱经,然后刮手臂曲池穴,最后刮下肢的三阴交、足三里。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先涂抹适量刮痧油。常用降压刮痧部位为颈背部、胸部的肌肉胀痛处。若身体胀痛不明显,则以督脉两旁俞穴,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颈部、腋窝动脉行走部为重点刮痧区;头痛甚者由百会穴开始由上往下重刮;情绪激动,伴有心悸、心烦者加刮手少阴心经及手厥阴心包经,血压高而体虚头晕之人,加刮下肢足太阴弹经及足阳明胃经。
刮痧手法及注意事项:先在刮痧部位涂上刮痧油,再用刮痧板的凸面在皮肤表面呈45度角由上至下,紧压皮肤,用力压刮。刮痧手法由轻至重,毛轻后重。刮痧降压多提倡重手法,刮至病人自觉刮后身体轻松为度。身体胀痛,头痛而伴见高血压者,尤须反复重刮,每次刮痧时间约10分钟。若无凝血机制障碍患者刮出人工瘀斑为正常现象,可增强疗效,人工毫斑3~5天可自行消退。糖尿病患者,凝血机制障碍患者禁用刮痧。刮痧一定要用刮痧油,以免刮破皮肤。
二、病例
某男,48岁。头晕、头痛反复发作5年,加重10天。平素工作紧张劳累,5年前始感发作性头晕头痛,伴血压升高,最高血压160/100mmHg。此次10天前因工作紧张劳累而头晕头痛复发并加重,心悸不安,周身疲乏,口苦口干,面红易怒,大便干,舌质红,苔黄,脉弦滑。取风池、肩井、头后部及肩部、背部、膀胱经、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在涂刮痧油之后行刮痧治疗,每周2次。4周后测血压150/95mmHg,继续治疗2周,头晕头痛、恶心消失,测血压125/80ranlHg。
泄泻的刮痧疗法
泄泻以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完谷不化,甚至泻出如水样为特征。泄泻是一种常见的胃肠病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两季较多见。
泄泻以大便清稀为临床特征,或大便次数增多,粪质清稀;或便次不多,但粪质清稀,甚至如水状;或大便清薄,完谷不化,便中无脓血。泄泻之量或多或少,泄泻之势或缓或急。常兼有脘腹不适,腹胀腹痛肠鸣,食少纳呆,小便不利等症状。起病或缓或急,常有反复发作史。常由外感寒热湿邪,内伤饮食情志,劳倦,脏腑功能失调等诱发或加重。临床一般分为寒湿、湿热、食滞3型。
一、寒湿泄泻
(一)症状
泄泻清稀,甚如水样,腹痛肠鸣,脘闷食少,苔白腻,脉濡缓。若兼外感风寒,则恶寒发热头痛,肢体酸痛,苔薄白,脉浮。
(二)治法
(1)选穴 中脘、天枢、足三里、三阴交、脾俞、胃俞。
(2)定位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中旁开2寸。
足三里:膝盖下3寸,胫骨外侧一横指处。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脾俞:在背部,当第十一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胃俞:在背部,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脾俞至胃俞,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刮下肢内侧三阴交,最后刮下肢外侧足三里。
(4)刮拭方法 补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从脾俞穴向下刮至胃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内侧三阴交穴和外侧足三里穴,各30次,可不出痧。
二、湿热泄泻
(一)症状
泻下急迫,或泻而不爽,粪色黄褐,气味臭秽,肛门灼热,烦热口渴,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二)治法
(1)选穴 中脘、天枢、曲池、外关、肺俞。
(2)定位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曲池: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
外关:在手背腕横纹上2寸,尺桡骨之间,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
肺俞:位于背部,当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肺俞穴,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然后从前臂曲池刮至外关。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肺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上肢外侧外关穴,30次,出痧为度。
三、食滞肠胃
(一)症状
以腹痛肠鸣,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为特点。
(二)治法
(1)选穴 中脘至天枢、上巨虚、大肠俞。
(2)定位 中脘:仰卧位。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
天枢:位于人体中腹部,肚脐向左右三指宽处。
上巨虚: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6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大肠俞:在腰部,当第四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刮拭顺序 先刮背部大肠俞,再从腹部中脘刮至天枢,最后刮下肢上巨虚。
(4)刮拭方法 泻法。在需刮痧部位涂抹适量刮痧油。先刮拭背部正中旁开1.5寸线大肠俞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刮拭腹部正中线,从中脘穴向下刮至天枢穴,用刮板角部自上而下刮拭,30次,出痧为度。然后重刮下肢外侧上巨虚穴,30次,可不出痧。
四、病例
某男,5岁。患儿2天前吃羊肉串后出现腹泻,大便每日5~6次,色黄,水样,秽臭,伴恶心呕吐。刻下时有腹痛,大便稀黄,小便黄少,口渴欲饮。面色偏黄,舌红,苔黄腻。腹稍胀气,左下腹轻压痛,肠鸣音活跃。取中脘、天枢、曲池、外关、肺俞,在涂抹刮痧油之后,各刮至出痧。治疗1次之后,次日症状即消失。
原文地址:https://www.toutiao.com/a6477030522009682445/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
立即注册
x
大荆医疗技术研究院——专注针灸适宜技术委培及医械研发与推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返回列表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浏览过的版块
拔罐
18913980123
微 信 咨 询
Copyright © 2008-2020
针灸界
(HTTP://ACUP.CC)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X3.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