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和喘所指的症状不同,哮以声响言,指喉中哮鸣有声;喘以气息言,指呼吸困难。两者一般同时发病,所以合称为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秋、冬季节发病较多。哮喘的发作常与接触某些致敏原有关,如灰尘、花粉以及鱼、虾等食物,也可由细菌或病毒感染产生过敏反应,引起支气管痉挛而发病。患者多有过敏史或家族史,可能与个体免疫功能有关。
哮喘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喉间哮鸣有声,喘憋胸闷,甚至张口抬肩、不能平卧。严重者可出现嘴唇、指甲紫绀等缺氧现象,肺部叩诊有明显的哮鸣音。一般为发作性,发作的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十几分钟可缓解,长者几日不能缓解。缓解后常无任何症状。
本病在中医里属于“哮证”和“喘证”的范畴,是由宿痰内伏于肺,每因外邪、饮食、情志、劳倦等诱因而引发,以致痰阻气道、肺失肃降、气道挛急所致。病位主要在肺,但和脾、肾关系密切。
(一)刮痧治疗
刮手太阴肺经:由胸前部的中府处起,沿上肢前外侧,经尺泽、孔最、列缺等穴,刮至太渊。
刮足太阳膀胱经:由风门处起,沿脊柱两侧向下,经肺俞、膈俞、肝俞、脾俞等穴,刮至肾俞处。
刮足阳明胃经:由足三里处沿小腿外侧向下,经上巨虚,刮至丰隆处。
(二)拔罐治疗
1.留罐法:
选用穴位:肺俞、定喘、脾俞、肾俞、天突、丰隆。
拔罐方法:选择适当大小的玻璃罐,用闪火法将罐吸附在穴位上,留罐20—30分钟,以皮肤出现淤血和数个黄豆大小的水疱为度。起罐后刺破水疱,挤出里面的液体。勤换内衣,1周内尽量不要洗澡,避免擦破水疱处的皮肤,而诱发感染。
背部肺俞、脾俞、肾俞,选用稍大的罐,留罐20—30分钟。
2.走罐法:
选用穴位:背部脊椎两侧的背俞穴,定喘、大椎。
拔罐方法:选用大小合适的玻璃罐,用闪火法将罐具吸附在脊柱旁边的背俞穴上,沿膀胱经上下来回走罐,至皮肤出现紫红色瘀斑为止,然后留罐在大椎和定喘上。
(三)预防调护
1.天气寒冷时,做好保暖工作,防止感冒和着凉。出门时最好戴口罩,避免吸入冷空气。
2.居住环境应该保持空气清新,避免烟尘刺激。
3.患者和家属应该清楚导致患者发病的致敏原,在日常生活中要远离致敏原。
4.患者应保持情绪平稳,避免情绪波动。平时应适当锻炼身体以增强体质。
5.饮食方面,应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宜吃易产气的食物,如豆类、薯类、碳酸饮料等,以防加重哮喘。禁食易诱发哮喘的食物,如螃蟹、虾等海鲜,牛奶、巧克力、浓茶、动物脂肪、冷饮、雪糕等。
6.忌烟、酒和辛辣的食品。宜少吃多餐,不能过饱。应多喝水,在出汗后更应注意补充水分,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
原文地址:https://learning.snssdk.com/toutiao/v1/item_info/?item_id=6726123752007926279&app_name=news_artic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