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78|回复: 0

    [第7章 内科症证] 第三十二节 黄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4-8 16: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二节 黄疸

            黄疸是因胆汁外溢所致,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症的病证。其中,目睛黄染为本病的主要特征。

            黄疸的发生常与感受外邪、饮食不节、脾胃虚驹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胆,与肝、脾、胃关系密切。基本病机是湿浊阻滞,胆汁不循常道而上泛于目,外溢肌肤,下渗膀胱。黄疸分为阳黄和阴黄两大类,其中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

            西医学中,黄疸多见于肝细胞性黄疸、阻塞性黄垣、溶血性黄疸,可见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囊炎、胆结石、钩端螺旋体病、蚕豆病、某些消化系统肿瘤等疾病中。

    【辨证要点】

            主症 以目黄、身黄、小便黄的“三黄”为主症,无以眼睛巩膜发黄最为明显

            阳黄:巩膜和皮肤黄色鲜明如橘色,口干发热,小使短赤,大使秘结。苔黄腻,脉滑腻。

            阴黄:巩膜和皮肤黄色晦暗,或如烟熏,脘闷腹胀,畏寒神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腻,脉濡缓或沉迟。

    【治疗】

    1. 基本治疗

            治法 化湿利胆退黄。取胆的背俞穴、下合穴为主。

            主穴 胆俞 阳陵泉 阴陵泉 至阳

            配穴 阳黄配内庭、太冲;阴黄配脾俞、三阴交。热甚配大椎;恶心呕吐配内关、中脘;便秘配天枢、支沟;黄疸甚配腕骨。

            方义 黄疸是由湿邪熏蒸、胆汁外溢而成,故取胆的背俞穴胆俞及其下合穴阳陵泉以疏调胆腑、胆腑功能正常则胆汁自循常道;阴陵泉健脾利湿,令湿邪从小便而出;至阳为治疗黄疸的经验穴,可宣通阳气以化湿退黄。

            操作 毫针常规刺。阴黄者可加灸。

    2.其他治疗

            (1)耳针 取肝、胆、脾、胃。毫针刺,或压丸法。

            (2)穴位注射 取胆俞、阳陵泉、阴陵泉、至阳。选用板蓝根注射液或田基黄注射液,维生素B, 、维生素B, 注射液,常规穴位注射。

    【按语】

            1. 针灸治疗急性肝炎导致的黄疸效果较好,但应严格隔离,以防传染。对其他原因引起的黄疸,可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2. 饮食宜清淡新鲜,不宜过食肥腻甘甜,忌饮酒和辛辣刺激食物。

    【文献摘录】

            1. 《针灸甲乙经·卷之十一》: 黄疸善欠,胁下满欲吐,脾俞主之·····黄疸,热中善渴,太冲主之。

            2. 《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磐石金直刺秘传》: 浑身发黄,至阳灸,委中出血。

            3. 《针灸大全·卷之四》: 黄疸,四肢俱肿,汗出染衣,公孙···. ···至阳一穴,百劳一穴,腕骨二穴,中脘一穴,三里二穴。

            4. 《针灸大成·卷九》:黄疸发虚浮,取腕骨、百劳、三里、涌泉、中脘、膏肓、丹田、阴陵泉。

            5. 《神灸经纶·卷之三》: 酒疸,目黄面发赤斑,胆俞。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