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933|回复: 0

    [第5章 心理应激] 【第二节 应激过程】 一、应激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 15:16: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二节 应激过程
          心理应激是机体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产生系列反应的过程,涉及应激源、应激过程中的中介变量,以及心理、行为和躯体的各种反应。因此,对应激过程的认识,超越了早期侧重于生物性反应过程的研究范畴,当前的应激理论包括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

          一、应激源
          (一)应激源的概念
          从应激过程模型来看,应激是由应激源(stressor)引起的。所谓应激源,是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并可引起应对反应、稳态失衡的客观变化的环境事件或情境,也可称为刺激或刺激物。从这个意义上说,一切变化都是潜在的应激源,如自然灾害、社会变革、文化冲突、经济事件、躯体疾病等。但实际上,只有那些被个体观察到,并对个体本身构成威胁或挑战的刺激物,才能成为有效的应激源。

          (二)应激源的分类
          按照刺激的属性,应激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生物性应激源 指直接作用于人的躯体而引发身心紧张状态的刺激物,包括物理的、化学的、生物的刺激物,如高温、低温、辐射、噪声、环境污染、微生物、衰老、疾病等。

          2.心理性应激源 包括人的头脑中不符合客观规律的认知、情绪波动、人际冲突、过高期望或过强需求、能力低下等,反映了个体心理方面的困难、内心矛盾与冲突。

          3.社会性应激源 主要指造成个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并要求人们对其做出调整和适应的情境与事件。如日常生活变化、家庭人际关系、政治动荡、经济衰退、战争创伤、恐怖事件等。

          4.文化性应激源 指语言、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改变造成的刺激或情境,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冲突或“文化休克”。文化性应激源最常见的是文化性迁移,如迁居、留学、移民等。

          5.自然性应激源 指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刺激,如地震、台风、泥石流、火山喷发等。

          (三)生活事件
          生活事件(life events)是指生活中发生的干扰人们心理和生理平衡的各种事件。生活事件内容广泛,小到个人生活中的变化,大到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事件,都可以成为有效的应激源,从而引发个体的应对反应或稳态失衡。

           1.生活事件的分类 目前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常见的分类法如下:

          (1)按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分类 可分为:1正性生活事件(positive events),指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积极作用的愉快事件,如晋升晋级、立功嘉奖、新婚团圆等;2负性生活事件(negative events),指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消极作用的不愉快事件,如降职下岗、患病丧偶、亲人亡故等。

          (2)按事件的现象学分类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生活事件的现象学分类具有普遍性,可分为:①工作事件,指与工作有关的职业性应激源,如不好的工作环境、组织激励机制不完善、超出工作者实际能力限度的工作等;②经济事件,包括经济困难、经济变故、负债、失业、亏损等;③家庭事件,包括失恋、分居、离异、亲人病故、子女教养、老人照料、家人关系紧张等;4人际关系事件,如与亲人、同事、朋友等他人之间的意见分歧和矛盾冲突;5个人健康事件,指疾病或健康变故给个人造成心理威胁,如患病、外伤、怀孕、分娩、心身不适等;6自我实现和自尊方面事件,指个人在人生、事业等方面的失败或挫折;7社会和环境事件,指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变化,如政治经济制度变革、知识更新、经济衰退、自然灾害等。

          2.生活事件的量化评估 生活中的重要事件作为应激源会显著地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引起应激相关性疾病。各国学者相继对生活事件的性质、种类、发生频度、持续时间等进行调查研究并做出定量评估,成为应激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精神病学专家霍姆斯(T.H.Holmes)和雷赫(R.H.Rahe)于1967年开创了生活事件的定量研究方法。霍姆斯等通过对5000多人进行社会调查和实验研究,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SRRS),对生活事件进行评估。SRRS共列出43种生活事件,引入生活变化单位(life-change unit, LCU)的概念,对每个生活事件进行量化评估,用以检测一段时间内的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如丧偶事件的心理刺激强度最高,为100LCU;其他事件的LCU值依次递减,如离婚为73LCU,退休为4SLCU,等等。霍姆斯的研究发现,LCU总量与个体身心健康密切相关:若1年内累积的LCU值小于150,提示下一年基本健康;若1年内累积的LCU值超过300,则下一年有75%的可能性患病;若LCU值介于150-300,则下一年有50%的可能性患病。由生活事件所引发的疾病,在病因方面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相关。研究还发现,那些伴有心理丧失感的生活事件对健康危害尤甚,如亲人亡故等。

          美国心理学家拉扎鲁斯等提出,应激更多地来自日常生活小事,称之为日常困扰与微应激源(hassles and microstressor)。坎奈尔(L. Kanner)等据此编制了日常生活困扰量表和日常生活振奋事件量表。戴隆基斯(Delongis)于1982年的测试研究表明,被试的健康与日常困扰的频率、强度有关,而与生活事件的数量和严重性相对无关。此研究显示,频繁的日常困扰对近期情绪与躯体健康的预测优于重大生活事件,而重大生活事件对健康有长远的影响。

          国内学者杨德森、张亚林等结合我国文化背景进行大样本测试,编制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活事件量表(life events scale, LES)。该量表含48条常见生活事件,包括家庭生活、工作学习、社交等3个方面问题,统计指标有单项生活事件刺激量、正性生活事件刺激量、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及生活事件总刺激量。生活事件刺激量越高,反映个体承受的精神压力越大。此外,姜乾金等编制了生活事件问卷(life events questionnaire,LEQ),该问卷包括76项生活事件,涵盖了各种生活事件问卷的条目内容,统计指标有家庭健康事件量表分、工作学习事件量表分、人际及其他事件量表分、经济事件量表分及生活事件量表总分。

          然而,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影响并非简单的量效关系。评定生活事件所致的应激强度和反应的类型除与事件性质、积累性等有关外,还需考虑个体的认知评价、人格特征、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生理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目前使用的生活事件量表尚存在一些争议,有待进一步完善。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