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图文热点
    查看: 2656|回复: 0

    [第6章 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2 16:51: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节 心身疾病概述



          二、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
          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主要理论有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理学理论、行为学习理论、综合心身疾病发病机制等。

          (一)精神分析理论
          以精神分析学说为基础,代表人物有亚历山大(Alexander)和邓巴(H.F. Dunbar)。亚历山大重视潜意识心理冲突在心身疾病发生中的作用,认为心身疾病的发病有3个要素:1未解决的心理冲突;②身体器官的脆弱易感倾向;3自主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心理冲突多出现于童年时代,常常被压抑到潜意识之中。在后来所遇到的生活变故或社会因素的激发下,这些冲突会重新出现。如果这些复现的心理冲突找不到恰当的出口借以疏泄,就会通过过度兴奋的自主神经系统而释放,从而引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和它所支配的脆弱器官的损伤。例如:哮喘的发作被认为是试图消除被压抑的矛盾情绪或避开危险物,是以躯体症状——哮喘来表达;溃疡病是由于患者企图得到他人喂食与款待的潜意识欲望被压抑;原发性高血压是由于对自己的攻击性的潜意识压抑等。因而他们认为,只要查明致病的潜意识心理冲突,即可弄清发病机制。精神分析理论发病机制的不足是夸大了潜意识的作用。

          (二)心理生理学理论
          心理生理学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何种心理社会因素通过何种生理学机制作用于何种状态的个体,导致何种疾病的发生。近几十年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相当活跃,但由于机制的复杂性,至今尚无法完全阐明心理生理学详细的发病机制。以坎农的生理学、塞里的应激学说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研究与“皮质内脏相关学说”为基础,注重通过心理生理学的实验来探讨有意识的心理活动同身体的生理与生化变化间的关系,从而揭示心理因素导致心身疾病的心理生理机制。1920年,坎农发现了情绪与器官变化间的某些关系。马森(Mason)和塞里证实,心理社会刺激能引起生理的应激反应。恩格尔(G.L.Engel)探讨了机体在紧张性刺激反应下的生理变化及其同某些疾病间的联系。沃尔夫系统地研究了应激期间身体器官的功能变化,如不同情绪状态下胃酸的分泌量和胃黏膜血流量的变化。

          根据心理生理学研究,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途径和心理神经免疫学途径是心理社会因素造成心身疾病的三项形态学意义上的心理生理中介机制。不同的疾病可能存在不同的心理生理中介途径。


          (三)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学习理论的基础是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是米勒(G.A.Miller)等心理学家。该理论认为,某些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由于个体素质上的,或特殊环境因素的强化,或通过泛化作用,使得这些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被固定下来,而演变成为症状和疾病。

          米勒等关于“内脏学习”的一系列实验研究——小鼠可以通过增加心率或降低心率获得奖赏,不仅为人类许多疾病的治疗开创了一条新的途径,而且为心身疾病的产生提供了一种新异的解释——人类的某些具有方向性改变(例如血压升高或降低、腺体分泌能力的增强或减弱、紧张性头痛、过度换气综合征、肌肉的舒缩等)的疾病可以通过学习的方式而获得,自然也可以通过学习去除掉。目前,基于上述研究而提出的生物反馈疗法和其他行为治疗技术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疗中,并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四)综合的发病机制理论
          目前心身疾病的研究不再拘泥于某一学派,而是综合精神分析理论、心理生理学和行为理论而形成。其发病机制主要涉及以下过程:

          1.心理社会刺激物传入大脑 心理社会因素作为刺激物被大脑皮层接受,通过认知评价等中介因素的作用得到加工处理和储存,从而将现实刺激转换成抽象观念。在此环节中,人格特征、观念、社会支持、应对资源等因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大脑皮层联合区的信息加工 联合区将传入信息通过与边缘系统的联络,转化为带有情绪色彩的内脏活动;通过与运动前区的联络,构成随意行动传出。

          3.传出信息触发应激系统引起生理反应 当传出信息作为冲动传递到下丘脑时,两大应激系统被激活,包括促皮质素释放激素(CRH)的释放及蓝斑-去甲肾上腺素(LC-NE)自主神经系统变化,进而影响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及自主神经支配的组织,表现为神经-内分泌一免疫系统的整体变化。

         4.心身疾病的发生 机体储存的能量是有限的,能够适应那些短暂的心理应激。如果这些刺激过于强烈、持久,则会导致机体能量的耗竭,从而促使心身疾病的发生。

          无论哪种理论对心身疾病进行解释,均强调了心理、社会因素对于躯体的影响,而这也正是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核心思想。目前,传统的心身疾病名单已经逐渐淡化于临床之中,但心身疾病的精髓却已随着新的医学模式的转变,逐渐深入到临床各个范围。



    针灸界:学术.人脉.生活 建议用手机浏览器登录,网址:ACUP.CC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